就业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实习生

时间:2017-12-28 00:00:00浏览量:0

 案例1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某某,女,32岁,大三学生,专业园林室内设计,无身高相貌特征。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

  主诉: 情绪不稳定、感到迷茫、想实习但又担心能力不足、想专心学习练习手绘和软件知识但又看到身边的人都去参加实习。举棋不定。

  个人陈述:我现在大三了,专业是园林,我选择室内设计方面,但学校开设这方面的课不多,学过CAD PS 3D等软件,也学过手绘,但都不太精,但我有好些同学都在外面找地方实习,在那种很小的装修公司里,实习是免费的。我现在不想出去,我觉得我的专业知识学的不好,我想在学校巩固一下专业知识,练习手绘和软件,但我不知道是跟她们一样还是继续我的想法,我好迷茫啊!看我身边的同学都出去了,我心好急好慌啊,请专业人士告诉我该怎样做啊?谢谢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情绪低落,但有很好的自我意识,主动求助,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

四、

1.心理状态的评估:根据求助者对其症状的自知程度、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以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可以初步诊断为:由学业就业而引发的发展性障碍为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求助者的问题为由学业和就业压力而带来的发展性的一般心理问题。

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一、主客观世界的一致性;二、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协调的,有主动求助行为,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有感到迷茫,情绪低落,但都与现实刺激有关,并无泛化,未严重影响到其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其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故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障碍。

   根据求助者的特点和问题,由于是在近期内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有确切发生的原因,有明显的道德性判断,是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并且求助者思维合乎逻辑,无明显或异常的行为问题,故确诊为一般心理问题。

3、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首先从学业压力来看,觉得自己在大学期间要专心于学业,而且学习过很多知识都不精,对自己知识能力不足,不足以应对外界挑战或害怕惨遭失败之担忧。其次,从就业角度来看大三了马上面临毕业、实习、就业这三步曲,曲子如何谱,谱成什么调调,谱的好与坏都是至关紧要的。这更加导致了压力倍至。终于,看到同学或者还可以叫做自己的竞争者都向东迈了一步,而自己却走的西,对于自己此举之南辕北辙之担忧。怕输,怕赌,没有赌就没有输,与其是什么都不做而忧心忡忡,不如做自己想做的并从中获得乐趣,无论哪条路请记得与快乐为伴。这样即便你收获不了成功也会获得准成功的。

五、咨询目标

学会如何用有效的、理性的认知来取代无效的思考方式,从而最终建立其对自身及学业、就业、前途、命运的信心。并将其中所学习和领悟到的技能应用到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

六咨询方法  贝克认识疗法或合理情绪疗法



北京洛哈斯心理诊所有限公司 | 京ICP备1804131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0711号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安泰大街九号院20号楼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