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克服趋避冲突心理

时间:2011-08-31 00:00:00浏览量:0

 

        陈女士,40岁,商场售货员,她的先生是位事业单位领导,年近六十岁,去年,她的先生住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医院住院时结识了一位40多岁的有夫之妇,经交流他们的关系逐步密切。半年之后,陈女士从她先生的另一个住所发现门打不开,她在先生开门之后,发现家里沙发上有个红包,她很冲动地进屋寻找,在厕所拖出了在医院认识的王女士,她上前打了王女,并骂她不要脸等。令她吃惊的是,她的丈夫护着王女士,反而动手打自己的妻子。
  陈女士极度愤怒、悲痛、失落。她有两个女儿,是双胞胎,现读初中,已有学习退步的倾向。她不想失去这个完整的家。觉得离开丈夫,独自照顾女儿,经济压力很大,但是丈夫不想妥协,他要妻子满足他社交自由,作为继续维持婚姻的条件。陈女士无助、无奈、愤怒。
  心理咨询师分析了解陈女士的情况主要是属于婚姻问题造成的多重趋避冲突。夫妻二人在经济、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丈夫发生了婚外情令陈女士陷入困境。一方面选择继续维持这段令自己不满意的婚姻,并还需要忍受丈夫的“社交自由”,无法释怀心中愤怒。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离开了丈夫但又担心自己无力支付独立照顾女儿的经济开支,由此产生动机冲突。
  心理咨询师进一步分析:
  陈女士和丈夫之间的相恋、结婚过程,婚姻维持的时间,以及在此过程中感情、生活的状况,包括夫妻生活之间和谐度等等。由于两个人的年龄、文化背景、地位等在多方面与丈夫都存在着比较大差距,因此这些因素可能造成陈女士与丈夫之间的距离与隔阂,造成婚变。
   根据以上分析洛哈斯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建议采取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通过疗法同陈女士一起分析将来与丈夫可能出现的几种关系状况,以及可能带来的几种后果。1.考虑到其丈夫对家庭本身的态度,特别对孩子的态度等;2.分居不离婚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及缓解经济负担,且能够符合丈夫提出的条件;3.陈女士本身在感情生活上将陷入孤独,她是否能把这种孤独通过对女儿的照顾来补偿?4.如果离婚,陈女士可以继续寻找自己的真正幸福,但是否能够争取从丈夫处获得足以维持自己和孩子生活的经济补偿?5.能否争取到自己对孩子的抚养权?6.自己的自立能力又如何?7.如果继续维持婚姻,自己是否能够重新换回丈夫的真心?8.如果不能,又能否忍受丈夫在自己眼皮下仍旧我行我素的“社交自由”?通过几种不同选择的利弊分析,引导陈女士找出相对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北京洛哈斯心理诊所有限公司 | 京ICP备1804131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0711号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安泰大街九号院20号楼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