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虑的太多让我很烦恼

时间:2011-08-24 00:00:00浏览量:0

     “是心理咨询中心,我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我要趁早解决问题,不想让这种心理问题困扰我了,帮帮我吧!心理医生”!

      基本资料:周某 男  21岁 大三
       主诉: 我觉得我心思很细腻,总会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总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再继续做下一件事情。如果有一件事情做不好,我就觉得全完了,完全没有那种中立的感觉,总是很偏激的。例如我没考上研究生,我就想,那我其他的也完了,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不知道怎么调整。我觉得自己跟有强迫症试的,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通过其家人、朋友了解到:
周某在学生会工作,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学习成绩也很好。在做事时,讲求效果,总是力争完美。想问题很全面,但有时认真的会有些令人害怕,似乎在他眼中,容不下一丝一毫的不完美。在家长眼中的他,从小就十分优秀,担心较少。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
     过于细腻的心思对于周某而言,显然并非短时间内产生的,而是一种长时间、习惯下来的行为模式。而不合理的行为模式一旦养成,并且没能被当事人及时的察觉、采取措施,就会逐渐的通过身边的小事显现出来。
      本案中,周某对于自己的各方面的要求都过于苛刻,甚至到了令周围同学“害怕”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周某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做事考虑过多 2.凡是力求完美。而从中,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做事过于担忧,其实是出于周某内心的不安,而引发周某这种不安感的来源,却是他做事情讲求完美的自我约束。因此,造成周某困扰的关键原因,也正是他自己。进而,他对于“完美”错误的认知观,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洛哈斯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建议:
       想要解决周某的问题,首先要端正周某不合理的认知,使他认识到: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人意,也不可能事事都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过分追求完美,也是不必要的。适当的保留一些不完美,既是对自己的一种减压,也是尊重事件的自然规律,我们应当正视它。
       此外,周某已经21岁了,错过了建立合理认知观的最佳时期。因此,端正自身固有的认知对他而言,并不容易,这既需要周某的配合,也需要长时间的改善。其中,可以采取:
1.通过认知:ABC理论疗法: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以诱发事件来帮助周某自己意识到不合理的信念,进而解决。
2.通过行为:认知行为矫正技术;通过特殊行为模式或情境的设计,帮助周某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继而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成功的行为,并且学会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
 


北京洛哈斯心理诊所有限公司 | 京ICP备1804131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0711号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安泰大街九号院20号楼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