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洛哈斯北京心理咨询中心有些搞不懂了。大家稍微梳理,一个个大学生悲剧就浮现在我们面前了——马加爵、郭力维、丽江女生、旅日留学生、药家鑫……今天,中南大学命案又发生了。今天的大学生是怎么了?心理问题竟然如此严重!
洛哈斯北京心理咨询中心根据现场的一些资料,帮大家分析分析,中南大学情杀门,我们该反思什么?
反思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鲁迅笔下看客的心态?
在情杀的整个过程,楼上楼下周围人的态度实在令人寒心!楼下人在围观的时候居然在笑,这种笑是典型的看客心态,我们大学生的心怎么就麻木和冷漠成这个样子呢?他们不知道这也是一条生命吗?他们为什么不曾换个位置去想象,如果自己的尸体弃在那里被人调笑,他们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反思二:我们的爱情观是不是有问题了?
爱情是美好的, 但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当代大学生谈恋爱,一定要慎重。中南大学的一些学生事后说,不要在中南里面谈恋爱了。其实不论是在哪里,恋爱的对象,真的是要慎重,好多人把恋爱当成一种游戏和消遣,可是谁知道这种态度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要是那个男生和这个一样的极端,你希望自己会是那个女生么?女孩子还是多爱惜自己一点!
反思三:我们的保安和校医怎么啦?
保安在学生的报告下来了之后,为什么没有任何的应急措施,当时凶手手里正拿着刀,如果保安应急得当,一场悲剧就不会发生。等到凶手自杀时,依然没有任何行动。他们整个过程就只做了一件事,拨打120。一个大学的保安队,就是这样维护学生安全的?
校医呢?中南大学的校医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我们完全可以去设想,如果当时南校的医生来了,说不定那个女的就能活下来了。
反思之四:我们的大学生怎么啦?
人格的健全教育应该是人在少年时期——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者所做的任务,因为那时人的可塑性最好,最强,也是作为人类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非但没有培养好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反而促成了我们的学生心理扭曲走向极端。大学四年中遇到不少“极品”的学生,他们睥睨一切,无所不为,口是心非,外善内刻,认为一切都可以用暴力解决,认为一切的解决最终形式都可以归结到暴力上。作为一个文明时代的人,连用语言沟通来解决问题都不会的人怎么成为一个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