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咨询分析儿童抽动症发病年龄与病情关系:儿童抽动症有轻重之分,我们把它分为3级。研究中发现,病人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年龄有很大关系,平均发病年龄为6.9岁,症状随发病年龄增加而递增,合并多动症者发病最早,平均年龄为4.65岁;心理医生咨询提示发病年龄愈晚,抽动症状愈重,愈需积极治疗。
以下几种抽动症行为问题分析:
1.强迫障碍(OCD)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抽动症患有强迫性障碍发病率为30%至70%。强迫障碍包括观念或强迫行为,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是以反复出现地刻板的行为或观念为其特征,强迫行为有:强迫计数、强迫性检查、强迫性洗手、或强迫性仪式动作。抽动症伴发强迫障碍可表现为反复从事简单动作(如反复洗手和反复多劳多得次开门,关门等);重复无目的动作(如强迫触摸物体,对称性放置物品等);检查仪式(如多次检查锁门、关窗户等),清除身上或物体上污垢的仪式动作,重复写字等。缪志霞温馨提示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随病程延长而加重。
2.合并多动症 临床资料,抽动症合并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25%至50%。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多动症症状通常出现在抽动之前,约早2-3年,并是重度抽动患儿常见症状。
3.学习困难 抽动症患儿学习困难的发生率为25%~50%,学习困难是指儿童在适当的学习机会时,成就严重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患儿的学习困难部分是抽动本身的影响,如:不能控制抽动和发音,影响注意力集中;老师和同学的鄙视、嘲笑使患儿产生厌学情绪等也是不同程度学习困难的原因;强迫障碍干扰抽动症患儿的注意力也可造成学习困难。抽动症患的学习困难是可逆的,随着病情的好转学习成绩也会随之提高。
4.情绪障碍 研究发现,部分抽动患儿表现有情绪障碍,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
5.记忆与注意缺陷 据心理专家用儿童神经心理成套量表测试30例抽动症患儿,提示有空间记忆力缺陷,通过进行事件相关听觉诱发电位及Knoxcube测验发现,患儿特殊注意缺陷及视觉注意广度损害。
6.睡眠障碍 抽动症患儿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占12%至44%,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多梦、梦语、夜惊、梦游、遗尿和磨牙及快速眼动相睡眠时间减少。睡眠障碍多发生于抽动症伴多动症行为的男孩子,年龄较小者多见,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