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经真正的长大?

时间:2011-01-26 00:00:00浏览量:0

国际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强调———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 何谓成熟?生理上的成熟,只是成熟的第一步。而心理的成熟、生命的成熟,也许才是真正的成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看起来成熟实际上却并不成熟的人,在责任与勇气面前一再徘徊。 曾经有调查显示:50%的成年人心理没长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大未成年”。

成熟,是成为一个“人”的最重要条件,但如何才是成熟呢?我们更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为成熟定一个更清楚的心理标准。   

1、尊重与相互支持的两性关系   如何营造一场美妙的爱情?这可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直至今天,这都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在很多对伴侣的生命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相爱的人,历经重重考验终成眷属之后,却因为一些琐事争吵不休,甚至落得一个痛苦的结局。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心态的不成熟,往往会有两种模式令许多美妙的爱情变得痛苦。其一是“家长式”的控制与过度照顾模式;其二就是“孩子式”的索取模式。   

双方的爱情中,适度照顾是必须的,也是美好的,但如果其中一方总是习惯以“家长式”的方式长期从生活或情感上照顾另一方,就往往会变成一种隐性控制,也容易使另一方形成依赖。   

而“孩子式”的索取模式,则是长期要求另外一方像父母一样照顾自己、宽容自己,会令对方感到劳累与烦恼。   

事实上,在两性关系中,诸如不负责任、乱发脾气、行为出轨等名词的背后,都暴露出不成熟的两性关系最真实的一面。    

2、正确认识自我   

一个人应该如何认识自己?从数千年前的古埃及起,这都是一个困难的话题,直至今天也同样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尤其对于心理尚未达到成熟境界的人来说,对自我的认识往往会出现各种偏差,其中最常见的,大概有这样二种:一是过度自卑,二是过度自大。 容易过度自卑的人,往往是受到童年不良经历的影响,只看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所以,对自我的认识也陷于一个负面化的陷阱之中,表现出过度自卑的一面。 过度自大的人则往往由于生活环境比较优越或由于自卑而导致对自尊的过度需要,表现出过度自大,在认识自己的方面,只看自己优秀的一面,看不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这两种不成熟的自我认识模式,都会让人的生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之一,但人生的成功与否也大半取决于此。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能够与不同个性的人和谐相处、建立起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模式,这也是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4、独立的良好自我   

孔子曾说过“三十而立”,这几乎成了古人衡量人生是否成熟的一个年龄标志。赫威斯特的十项成熟任务,有一大部分都是在讨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比如要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行为上能够满足独立、合适的社会角色需要,在公益事业上、知识与技能、独立的思维能力上都能实现这一点。情绪的表达上趋于成熟与稳定,不会过分冲动与盲目。经济上能够独立自主养活自己并且能将生活维持在一定的水准。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所规划,尤其是事业与家庭的方向,培养一个符合自己愿望的人生模式。   

以上这四方面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准,但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来说,成熟并不是年满十八岁就自然而然能实现的,成熟的标准更需要心灵的成长、独立自我的培养。走向成熟的每一步都是不容易的,但成熟的人生,才能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北京洛哈斯心理诊所有限公司 | 京ICP备1804131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202100711号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安泰大街九号院20号楼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