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现谁的身上? 心理咨询通常是本人自身出现困扰或由家人因孩子问题带孩子咨询。而在2011年3月2日 洛哈斯 北京心理咨询中心接到来电:“医生,您能帮助我查看是否有一位姓魏的女士预约明天带孩子过来?我不想来,我没有错,您和妈妈说说”我查看记录,确实是有位魏女士预约咨询。在沟通中,向孩子说明:让妈妈和你一起来,我们具体了解情况后,给予建议或治疗思路!不必过于担心!
咨询案例:赵某,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母亲报告:我这个孩子就读小学五年级,自从去年学习成绩下降,老师反映说上课不注意听讲,有时旷课。对老师不尊敬,常和几个孩子在校外玩耍,曾见他吸烟。回家不与母亲说话。父亲出国已经一年多,写信告诉他要好好读书,他虽然能接受意见,但不能坚持。而母亲怕孩子学习不好,以后遭受丈夫的埋怨,所以请家庭老师在家辅导功课,但孩子与辅导老师不和,并将老师赶出家门。男孩在母亲带领下,前来心理门诊需求帮助。
心理医生咨询分析:该案例,需要接受咨询的不是孩子,而是教育者——母亲和老师。
1. 赵某的父亲出国,但担心孩子学习不好,怕无法向丈夫交差,故而请家教加强学习。母亲是一片好心,但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正好表达了对其学习能力的不信任,同时消弱孩子的自信心;
2. 占用了孩子的课外自由时间,剥夺了他按正常规律在各类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怯弱的孩子会服从,退缩,压抑好动的天性,产生消沉、内向的性格。另一部分孩子就会逆反、对抗。 3. 孩子在校学习任务已经很重,除了读书外,孩子处于天性,还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成人的理解,信任和引导他扩展社会交往。这些都是儿童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不理解他们心理需要时,就不能及时、正确引导他们满足合理需要。孩子自行其乐,走错方向,产生不良行为。 北京心理咨询建议:其母亲对孩子宽松些,多一些信任和正面鼓励,引导他与小朋友建立友好关系;建议老师以表扬优点为主,激发正面的积极性,让孩子自觉的克服不良行为,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逐渐自认为是一名好学生。
教师和母亲在接受咨询后,六个月后,心理医生咨询老师这个孩子情况如何。老师介绍说,目前该生情况很好,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是第二名,有希望进入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