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分析指出:
1. 进食障碍是与认知、情感及行为等心理障碍有关的,表现为体重和进食显著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不典型进食障碍等。厌食症来访者对自己体形的认识不客观。甚至有人认为“宁死也要减肥”,坚持一味饿下去。
2. 有过度减肥行为甚至发生厌食症的个体集中于心理压力大、发泄途径少的人群。如青春期少女思维活泼、思维能力强、模仿欲强,易受社会舆论影响,所以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阶段。都市剩女的心理复杂多变,有些人往往陷入期待与失望的自我矛盾之中,问题越来越多,于是认为自己能够掌控的只有身体了,因此过度减肥。 一、心理治疗
治疗的第一步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来访者的合作,而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将来访者的营养状况恢复至正常。无论是神经性厌食还是神经性贪食(虽然神经性贪食通常体重正常或接近正常),都会导致严重的躯体紊乱,这些躯体紊乱本身就可导致激惹、失眠、抑郁等精神症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心理治疗获得行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1.认知行为治疗: 在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心理治疗间,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以行为治疗为主,其中操作性条件反射方法是最有效的。根据体重的增加给予正性强化物,包括增加躯体活动、家属探视、社交活动等。咨询师和来访者达成一致,给予正性强化物的唯一依据是体重增加。
2.精神动力学治疗:弄清各种进食障碍的心理根源必须首先想到,进食是人的最早、最重要的生活或生命的需要,首先从吃与喝中体验到本能的满足与不适感(饥饿)的缓解。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进食意味着吞并,对于小孩来说进食是占有某物的唯一可能,由于占有意味着损害他人的利益或使他人付出代介,因此,可被感受为攻击性,这是罪过体验的一个根源,这种占有—攻击性罪过感在厌食症的来访者中已被确认。进食在此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它可通过总的本能体验使家庭关系或其它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可引起很严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