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毛某,24岁,刚参与工作时因与领导发生矛盾,在其间上班总是晚到,与同事关系不好,性格暴躁易怒,常因为一点事情与同事争吵。领导调节让其改正工作态度,当场大怒。打手易攻击他人。后来,让其家长带着去看心理医生!
一、特点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通常有以下特点: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上述表现为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勘,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扰。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抱怨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二)、形成原因
攻击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原因。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
2.心理原因,
(1)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认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2)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3.家庭的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有些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
4.社会的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
心理咨询师建议治疗方法:
面对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心理咨询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以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面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心理咨询热线:010-67017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