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高考结束后,高中生们就要踏进大学之门了。许多同学正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渴望迈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他们将离开父母遮风挡雨的羽翼,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上了集体生活。从以往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现在的自己洗衣、打饭。这些对于富二代来讲,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心理问题 是在所难免,那么,富二代该怎样正确防范心理障碍的出现呢?北京洛哈斯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带您一起分析几例案例,从心理学角度说道说道防范之道。
经典案例一:
雷某,男,20岁,大一新生,家庭条件很好,算是个“富二代”。从小到大父母都给他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生活上也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基本上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这也就导致了孙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同时还有一种自我优越感。
考上大学之后,在住进集体宿舍后,雷某完全适应不了,嫌宿舍人多,又没有空调,条件又差,不愿意吃食堂做的饭菜,不会洗衣服,与舍友之间的关系也处得很僵,天天因为琐事与同学吵架!没到一周,雷某就在宿舍里呆不下去了,跟父母吵着要搬到校外住。无奈之下,父母只好给雷某在校外租了房子,并且还专门请了保姆照顾饮食起居。然而,情况并未因此好转,恶劣的人际关系让他在同学中没有朋友,强烈的孤独感让他感觉到自己似乎与大学环境已经格格不入,精神状态萎靡,易怒、失眠、早上经常迟到,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
经典案例之二:
陈某,女,20岁,大一新生,父亲是位煤炭老总,家境殷实。从小就娇生惯养,过惯了上等人的生活,与室友们是格格不入。室友看着她带着笔记本电脑、最新款的mp3、手机等来的,穿着都是时尚光鲜,桌子上堆着的化妆品让人眼花缭乱,谈论的话题都是最新的电影、美容护肤等话题,同学们与她日渐疏远,没有共同话题!她感觉自己似乎和她们不是属于同一个世界的人,只好沉迷于网络,宿舍的集体活动和班级的各类活动她都找借口不参加,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上课时也是心不在焉的,很快学习成绩也大幅下滑。
首先,学生自己应该端正态度,积极的去适应大学生活,主动去认识新的同学,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与人相处和交流。在生活上,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增强自己的个人自理能力。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比如刚开始可以组织一下原来高中同学的聚会,这是比较好的方法。
父母则应该与孩子多沟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而不是把一切包揽下来,经历风雨和挫折,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作为学校,则应该重视对新生心理辅导,可以开设一些心理讲座,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等。
老师应该多关心新生的心理和生活。班主任和学生干部更是要多多关心新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走过这一段适应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