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咨询:张某,30岁,未婚,某大学化学系毕业,在私企工作
工资收入中等,每天工作就是与试管试剂打交道,单调枯燥,全身重复劳动,没有什么创新性,也没有什么“外快”。看看自己的 同学做生意很赚钱,房子车子都买了,相比之下,自己感到很寒酸,至今连对象都没有。想改变工作,又觉得举步很难;想考研究生,自己英语水平又不行,专业课也放下几年了。现在,又想搞直销,也许能迅速致富,甚至想去摸彩票,也许会碰上好运,左右徘徊,很苦恼。
洛哈斯 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实习生咨询:其实张某的问题很常见,在我们周边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困境。在生活中,很容易与身边的人群形成比较,而尤其是在与自己同龄、又有过与自己相似经历的同学面前,很容易形成攀比的想法,继而产生“己不如人”的片面认定。 而针对张某情况而言,首先,已经30岁的张某,在人们传统的眼光中,正将其视为成家立业的时候。而我们发现,张某却在做着繁琐而重复性的工作,这对一名刚刚步入中年的男人而言,极易产生无聊与烦闷之感。另外,也许是工作接触人少的关系,张某至今没有自己的女朋友,这使他既缺少的日常倾诉的对象,也缺乏正常的性生活,因而在面临问题时,易产生焦虑与烦躁。此外,我们也发现,与同学相比之下,张某所有想法的源头,只是想找到一个迅速致富的方法,可见张某目前最看重的,在于金钱方面。由此可知,在面对现实的比较之中,张某将金钱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因此才会产生了种种对于今后人生的设想。 由于导致这些想法的原因,较为片面(以钱为目标),张某才会产生了现实与自我想法之间的矛盾冲突。他既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同时又担心自己的能力,也不想为此而付出努力。这迫使张某目前的注意力只集中于“什么工作最有发展,最能赚钱?”上,但也使他并没有将自身的问题泛化到其他方面,因此程度上并不严重。但长期下去,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他的不良情绪很有可能会带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进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张某的问题首先存在于不合理的认知上,在比较时,张某似乎也只看到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弱点,其实张某目前的工作稳定,且薪酬也并不算很低,这样的想法过于片面。虽然这也可以达到一定自我激励的目的,但如果因此盲目的选择自己的职业,则没有必要。张某对自我的现状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如果真的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也希望张某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减少与他人的比较,能够从自我真实的需求、自身兴趣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可以达到的努力程度上,客观的进行衡量,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