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咨询病案一般情况:陈某,男,36岁
案例具体了解:当司机16年,一直喜欢汽车驾驶工作,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服务态度与劳动纪律良好,从未发生任何交通事故。自我感觉近一段时间来,逐渐开始出现害怕开车,开车也不如以前那样得心应手,经常出现心跳加剧,呼吸急促,手脚不听使唤,因此差点发生车祸。后来就开始逃避上班,甚至完全不能开车。他自己怀疑患了心脏病,并多次到各大医院检查,但结果表明心脏正常,没有心脏疾病。然而,陈某还是整天忐忑不安,茶饭不思,寝睡不安。后来发展到不敢坐汽车。因为不能坐车而出不了远门,而受到单位一些同事的嘲笑。自己也觉得这样担心没有必要,但自我无法控制。为此而非常烦恼。
洛哈斯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分析诊断:陈某是一个有16年驾车经验的司机,却害怕开车直至发展到不敢坐车,让一般人难以理解,也为此受到同事的嘲笑。自己明知那些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但却无法控制,整天烦恼不已。陈某是以害怕乘车并伴有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符合“恐怖症”的诊断,具体来说就是“乘车恐怖症”。心理医生在线咨询分析恐怖症状的共同特征是:
1.某种客体或情境常引起强烈的恐惧;
2.恐惧时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呼吸急促、头晕、出汗等;
3.对恐惧的客体和情境极力回避;
4.自己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没有必要的,但不能控制;
5.在预计可能会遇到的恐惧客体或情景时便感到紧张不安,称为预期焦虑。
心理医生咨询发现陈某的症状均符合以上五个特征,是一个较典型的“乘车恐怖症”。
心理医生咨询病因探讨具体了解:关于“恐怖症”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恐怖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恐怖的病理机制。心理医生采用自由联想法诱导陈某回忆自己是否有乘车恐怖的经历,陈某某经过努力回忆,想起了儿童时的一些往事:4岁时曾与邻居家的小华哥哥一起趁大人不注意,在一辆还没熄火的拖拉机上胡乱捣鼓,结果车被启动了,陈某很幸运地从车上跳了下来,没有受伤。但小华哥哥却跟车一起掉进了一个大坑中,并造成了左手和右腿残废。本来陈某早已忘了这件事,而且他还是一个资深的司机,但就在开车16年后的那段时间的一天,陈某无意中再次遇到了小华,看到残废的小华,陈某某情绪异常紧张,便开始变得不敢开车甚至不敢坐车。
北京心理咨询医生建议治疗方案:陈某病情比较严重,需予以一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1.一般心理治疗:如心理教育,保证和支持疗法,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预期焦虑,鼓励患者重新乘车;减少回避行为则需采用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疗法。
2.认知行为疗法:以暴露疗法为主,可选择现场暴露或默想暴露。方法包括:系统脱敏,想象冲击,持久暴露,参于模仿和强化学习等技术。
3.药物治疗:有些严重患者需采取药物辅动治疗,可予以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氯硝安定),选择性五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江)等药物治疗。